《中外建筑》投稿须知
投稿地址:http://zwjc.cbpt.cnki.net
联系方式:0731— 84160847 84117537
电子邮箱:c-oa@vip.sina.com
联系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朝晖路29号《中外建筑》编辑部
邮编:410016
作者投稿请登录本刊网站http://zwjc.cbpt.cnki.net进行在线投稿。作者首次投稿时请先点击“作者投稿系统”项进行作者注册,然后根据提示进行相关操作。原来的投稿邮箱c-oa@vip.sina.com已于2021年1月1日停止收稿,请知悉。
来稿文责自负,文章、图片所涉及侵犯他人版权和其他权利,本刊恕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来稿在3个月内没有收到本刊采用通知,请再投他刊,切勿一稿多投。来稿请勿排版,保持全文通栏即可。请尊重编辑与专家的智力付出,撤稿请慎重,如录用后撤稿,本刊将谨慎对待后续投稿论文。
文稿请以word文档形式发送,勿上传压缩包!
一、论文类稿件要求
内容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及中文相应的英文部分(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摘要、关键词)。文稿篇幅一般不超过6000字。论文撰写请按本须知要求,也可参照GB/T 7713.2-2022《学术论文编写规则》执行。
1 论文题名
题名应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要求如下。
1.1 题名要恰当 题名所用每一个词语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
1.2 题名要简明 中文题名不宜超过20个字。不建议采用抒情意味浓郁的主标题和副标题。
1.3 避免出现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如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和公式,以利于读者检索、转抄和引用。
2 作者信息等
所有相关作者信息(联系电话、地址与邮箱)与基金信息都在投稿系统中填写,上传原稿文件内不能含有任何相关信息,特别是电话号码,否则一律作退稿处理。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学位,单位,职称,研究方向。
署名第一作者条件:文章第一作者的学历须为硕士或硕士以上学历。
署名通信作者须具备条件:本研究的学术指导人或导师,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以及专业水平。任何非高级职称的作者和研究生不能作为通信作者。
3 摘要
3.1 目的
摘要是对论文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不加个人主观见解、注释和评论的简短叙述;摘要的目的是告诉读者文章的内容,读者通过阅读摘要能够对论文的研究方法及结论完整了解。中文摘要一般不宜超过200∽300字。
3.2要求
3.2.1 摘要要着重反映新内容和作者特别强调的观点,要排除在本学科领域已经成为常识的内容,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经有的信息,一般不分段落。
3.2.2要用第三人称写法,语言简练,去掉废话、套话,不要出现如下句子:“本文……”,“我们……”,“作者……”, “首次发现……”,“达到……水平”,“填补……空白”,“对……进行改进”,“……未曾报道”等不必要的修饰词。
3.3.3取消或减少背景信息。
3.3.4尽量用简短、词义清楚并为人熟悉的词;慎用行话和俗语;不采用文字性描述手法。
4 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和术语。每篇论文选取3∽8个关键词,撰写应符合CY/T173的规定。
关键词选取五忌:
1) 忌过于宽泛
以“分析”“研究”“探讨”“原因”“对策”“建议”“策略”“特点”“特质”“性质等词汇作为关键词,这样的关键词选取太过于简单宽泛,被称为“伪关键词”,不能显示学术论文撰写者研究问题的学科属性、专业方向、涉及领域及相关研究手段,其他阅读者在检索文献时也不会以这些词进行检索。
2) 忌有偏差,未能涵盖核心思想
例:《弦断与知音--析黛玉弹琴》“知所标引的关键词是“悲情”“悲琴”“悲命”
知音”,其实核心关键词应为:“红楼梦”和“林黛玉”
例:高教体制改革背景下的大学课程管窥--以集美大学为例所标引的关键词是“课程建设”“问题”“原则”“建议”
忽略了:“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集美大学”
3) 忌数量偏少,未能涵盖核心思想
《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国家标准GB7713-87)关于关键词的规定:每篇报告、论文应选取3∽8个关键词。
例:中国近代女子教育思想及实践
所选取的关键词为“近代”“女子教育”,仅有两个关键词,无法把该篇学术论文撰写者的学术观点完全呈现的,遗漏了文章所提及的“近代女子学校”内容。
4) 忌选词有误
关键词应准确反映文章的核心思想和所要阐述的问题,与文章摘要一样,是学术论文的精华凝练。但在一些学术论文中,关键词的提取却没有准确把握关键词与文章内容的关系,偏离甚至是完全不能反映文章的核心内容。
例:经济学怎样成了一门“数学科学”--经济思想史的一种简要考察
所选关键词:“数学形式主义”“数学”“本位论”“实在论”
偏离了文章所要讨论的经济思想史内容和西方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5) 忌组词随意,既非“关键”也非“词”
例:市场经济中集体主义的两大问题
选词:“市场经济”“集体主义两个问题益幻象”“博弈”
其中“集体主义两个问题”是随意组词难以被研究者用作检索词条,因而也就失去了关键词引导文章被检索的意义。
历史街区的整体保护与再开发,原有的关键词为“历史文化;文化环境;旧城改造”,建议增加:“历史街区”““城市文化”2个关键词
5 章节编号
5.1层次名称编号及其引用示例(见下图)
类型 |
名称 |
编号 |
正文中引用示例 |
|
|
0概论 |
|
向上扩充类型 |
篇 |
第1篇 |
|
基本类型 第1级 |
章 |
1 |
……按第1章…… |
基本类型 第2级 |
节 |
1.1 |
……参见1.1节…… |
基本类型 第3级 |
节 |
1.1.1 |
|
基本类型 第4级 |
节 |
1.1.1.1 |
……见1.1.1.1节…… |
向下扩充类型 |
条 |
1. |
|
|
款 |
1) |
|
|
项 |
(1) |
|
|
段 |
① |
……在1.1.1.1.中1条1款1项1段…… |
5.2 列项说明的编号
(a) 列项说明编号用带双括号的英文小写字母。如:(a),(b) ……
(b) 列项说明也可用各项前加破折号,或者实心园点或其他符号。
(c) 列项说明也可以用汉字序次语,如第一,第二,第三;一,二,三等。 第一之后用逗号,一等之后为顿号。
6 表
表要精选,应具有“自明性”,切忌与表及文字表述重复。表格应随文给出,先见文后见表。表格要有表格序号和简明扼要的标题,即表题,必要时候提供相应表例和注释。
7 数字规定
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 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要求得体、不违反常规、统一、规范。
1) 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采用阿拉伯数字,如“20世纪60年代”;物理量量值中的数值采用阿拉伯数字,并应正确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如:800 m2、公顷为hm2等;计数单位前的数字一般也用阿拉伯数字。
2) 固定词语中作语素的数字;非公历纪年等要使用汉字,例如: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
3) 相邻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必须使用汉字,使用的两个汉字之间不得用顿号隔开;带“几”字的数字表示约数,必须使用汉字;用“多”“余”“左右”“上下”“约”等表示约数,一般用汉字。如:“二三米”“ 七 八十种”“ 几千年”等。
8 数学式规定
8.1 数学式中的变量、变动的附标、函数、有定义的已知函数、其值不变的数学常数、已定义的算子、特殊集合符号、矢量或向量、矩阵以及说明性的字符等,使用的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等,均应符合GB/T 3102.11的规定。
8.2 注意区分与单位无关的量关系式和与单位有关的数值关系式,二者之间宜首选前者。数学式应以正确的数学形式表示,由字母符号表示的变量,应随数学式对其含义进行解释。
示例1和示例2分别为量关系式和数值关系式的式样。
示例 1:
v=l/t
式中:为匀速运动质点的速度,为运行距离,为时间间隔。
示例 2:
v=3.6l/t
式中:v为匀速运动质点的速度的数值,单位km/h;l为运行距离的数值,单位m;为时间间隔数值,单位s。
(注:在一篇论文中,同一个符号不应既表示一个物理量,又表示其对应的数值。)
8.3 数学式不应使用量的名称或描述量的术语表示。量的名称或多字母缩略术语,不论正体或斜体,亦不论是否含有下标,都不应该用来代替量的符号。
示例:
正确
不正确
9 外文规定
9.1 文章出现外文人名、地名、机构等原则上应该给出中文译名,同时在文章第一次出现的后面括号内提供原文。
9.2 文章题目和摘要、关键词中出现专有名词,请提供英文,例如:北京射击馆(Beijing Shooting Range Hall);星河湾(Star River)等。
10 图、照要求
图要精选,应具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注和图例,不阅读正文就可以理解图意,切忌与表及文字表述重复。随文给出,先见文后见图。图要有图号和简明扼要的图题。分图也要有分图号和简明扼要的分图题。图片格式一律采用JPG和TIF格式,分辨率须为300DPI,不接收CAD和其他任何格式文件,黑白线图要求尺寸为100 mm×100 mm,线粗细为1像素,说明文字大小为8点的华文细黑体(此为PHOTOSHOP中的标准)。论文录用后图片与文稿一同打包发送给指定的编辑老师。地图须提供审图号。尽量不用效果图。
11 文后参考文献
文后参考文献的目的是为了方便读者检索、查阅相关文献。参考文献为撰写或编辑论著而引用的有关图书资料。参考文献表中列出的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并且在文章中引用的文献;要求:(a) 只著录最必要、最新的文献;(b) 只著录公开发表的文献;(c) 采用标准化的著录格式。引用文献中书刊的层次、数量、出版年份要仔细挑选核实,它反映论文的学术水平和创新程度。不应引用一大堆教科书、手册、科普类期刊。
列于文章最后的参考文献表按顺序编码制组织,各篇文献要按正文部分标注的顺序依次列出。
11.1文献类型
文献类型应该标志于题名之后,并且加中括号,具体文献类型标志如下:
普通图书 M,会议录 C,汇编 G,报纸 N,期刊 J,学位论文 D,报告R,标准 S,专
利 P,数据库 DB,计算机程序 CP,电子公告 EB。
会议录包括座谈会、研讨会、学术年会等会议的文集;汇编包括多著者或个人著者的论
文集,也可标注为M。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志如下:磁带 MT,磁盘DK,光盘CD, 联机网
络OL。
11.2基本要求
个人著者(包括译者、编者)一律姓前名后;著录方式相同的责任者不超过3位时,全部照录;超过3个时,只著录前3位责任者,后面加“,等”即可,外文用“,et al” ;作者不明,可省略此项;第1版不著录,其他版本说明需著录;书籍不必加书名号;对于无出版地的,要注明[出版地不详]或者[S.l.];无出版者的时候可著录为[出版者不详]或者[s.n.] ;书刊名称不应加书名号,西文书刊也不必用斜体;不要求著录主要责任者的责任;不要求著录责任者的国别、所生活的年代。
11.3具体示例
1)专著
[序号] 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