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宇;方家耀;项杰;邵晓芬;王顺康;李胜;
为探讨浙江省丽水市未来社区的发展现状与优化策略,文章基于未来社区九大建设场景,选取丽水市内5个未来社区,通过文献调查与专家评选,构建未来社区评价体系,综合运用AHP—熵值法对其进行评估。结果发现:丽水市未来社区在新能源充电设施、健身活动设施、智能停车管理和智慧物流服务等方面建设情况较好,但在邻里关系维系、社区治理、教育设施和创业环境等方面还有较大改进空间。文章结合居民问卷与访谈,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策略,为未来社区的品质提升提供理论参考。
2025年09期 No.293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1K]  -  熊斌;易桂波;王嘉冀;
城市更新是增存并举时代背景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长沙作为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其更新规划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探索,形成了一些经验和思考。文章从长沙市城市更新规划编制实践、国内城市更新的时新观点和更新的关键话题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探索了从增量到存量时代转型时期,城市更新规划编管体系的构建路径,通过统筹更新和有机更新两种模式的片区更新规划实践总结经验。同时,在整理借鉴国内知名专家和先进地区城市更新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总结了新时代背景下城市更新需要关注的关键话题。
2025年09期 No.293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5K]  - 周敏;朱娜娜
;黄晶;
乡村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而艺术乡建是一种有效的实践途径。活力评估作为一种工具,能够帮助持续推动乡村的全面振兴,为艺术乡建和乡村振兴提供科学的支持和引导。以焦作市6个乡村为例,通过熵权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构建活力评估指标体系,从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五个维度来衡量乡村活力水平。同时,利用IPA方法进行实证检验,从准则层和指标层分析乡村活力水平的关键影响因素。
2025年09期 No.293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9K]  -  梁进金;胡心仪
;贺佳鹏;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城郊融合类村庄发展具有重大机遇,探讨其发展模式分类及相应策略,对精准引导乡村振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城郊融合类村庄依托自身区位优势,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区域,但缺乏系统性的发展模式指引,难以支撑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要求。文章总结已有城郊融合类村庄发展模式研究,分析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城郊融合类村庄发展要求,通过定性分析将城郊融合类村庄发展模式划分为近域联动型、线性带动型、要素推动型。
2025年09期 No.293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4K]  - 茅艳;林蒙蒙;王璐;毕小芳;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生态成为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于拥有丰富文化和生态资源的文化旅游城市而言,水生态的管理和保护显得尤为紧要。水系不仅是开封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封的重要文化遗产,从唐代至今,开封古城的水系延续千年。本研究以古城开封为例,分析开封市水体连通综合治理工程——“一渠六河”,探讨文化旅游城市水生态提升策略。“一渠六河”水生态通过系统规划、文化传承与旅游开发、社会参与和共建共享以及水生态技术提高等策略,不仅改善了水生态环境,提升了城市品质,还增强了开封古城的文化魅力和旅游吸引力,为其他文化旅游城市的水生态提升提供借鉴。
2025年09期 No.293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0K]  -  余磊;陈向;赵颖;
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城市比拼的新赛道,作为陆空协调重要连接点的低空起降设施也将进入到密集建设期,如何更好地规划建设起降设施成为新时代国土空间治理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陆空统筹的视角切入,在详细剖析广州市低空起降设施发展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以陆定空将空域功能场景化,以场景定需求将空间实体化,尝试构建1(陆空统筹)+2(场景—空间)+3(选址—规划—管制)的发展策略,并以广州市首批高品观光航线为例开展具体实践探索,以期为陆空空间协调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2025年09期 No.293 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0K]  - 谢楠楠;孙佩文;陈珂;郑安阳;王婧婧;张翰辉;
通过对从国家到地方关于乡村养老服务设施发展的政策支持以及浙江乡村养老资源优势的分析,提出了城乡共享养老社区模式。从完善乡村养老服务设施体系、引入多元市场主体、提高既有公共建筑老年人满意度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公共建筑空间适老化更新策略,提出了保证安全性、提高便利性、追求舒适性的层级化乡村住宅空间适老化改造原则。以浙江省开化县田畈村为例,根据现实中的技术问题给出在地性设计方案,进一步丰富乡村养老社区环境研究,为其他乡村地区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
2025年09期 No.293 6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1K]  -  刘彦敏
;张腾;罗杰威;
产业与城镇发展密切相关,运河城镇通常具备良好的经济基础和清晰的产业发展脉络。在现代化进程中,产业结构的变动深刻影响了城镇空间形态的演变,也为运河遗产保护带来显著挑战。本文以海宁市长安镇为例,从产业变迁视角切入,探讨产业演进与城镇空间形态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表明,二者在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导致历史城镇保护面临诸多混乱。基于此,文章提出适用于长安镇的适应性发展策略,以期为同类运河城镇的保护与更新提供参考。
2025年09期 No.293 6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7K]  - 蔡安宁;张伟;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分析废弃采石场所独特的地貌特征及其带来的主要危害,并总结了国内外废弃采石场治理与再利用的成功模式。在综合分析南京汤山矿坑公园治理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一套废弃采石场的综合治理策略:实施多元融资的统筹协调以解决资金难题,引入并应用先进的治理技术以提升修复效率,深度挖掘并凝练场所文化精神以强化场所认同感,同时在美学设计中巧妙融入适度的“留白”艺术以激发空间活力。
2025年09期 No.293 7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3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