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建筑

COA视线

  • 向雷:多维破界,构筑有温度的建筑哲学

    向雷;凌鑫;

    <正>他是扎根南京的青年建筑师,从业十余载,以“功能主义者”为骨,以“诗意营造者”为魂,在理性与感性的交织中探寻建筑的本质。他手握各级奖项、专利发明与学术课题,却始终相信“答案藏在现场”。他用实践诠释:建筑的终极和谐,在于平衡“人的需求”与“空间的可能”。《中外建筑》对话向雷,且看这位在功能与诗意之间行走的建筑师,如何以“现场经验”为尺,丈量技术与人文的共生之道,在时代变革中构筑有温度的建筑坐标。

    2025年08期 No.292 1-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5K]

专题:空间更新与活化

  • 存量更新语境下城市文化资产整合提升与反思——以长沙滨江地区为例

    黄媛媛;赵学彬;

    以长沙滨江地区为例,分析场地文化资源现状,并提出城市文化资产价值提升的具体路径,即价值挖掘(城市文化资源的识别分类)、价值重塑(城市文化资产体系的建构)、价值激活(基于人本尺度的空间嬗变与场景营造)、价值提升(城市文化资产的长效运营),以期为我国其他城市地区的城市文化资产价值提升提供案例借鉴。

    2025年08期 No.292 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1K]
  • 基于人流量影响因素的传统街区商业空间更新策略研究

    侯夏娜;赖文波;周伟强;

    传统商业街区人流量是商业活力的重要表征,基于现有的道路网络类型,人流量的准确预测对传统商业街区的再度开发、调控商业活力有着重要意义。以岭南传统商业街区的道路网络为研究对象,以3种类型中的典型传统商业街区为研究单元,采用Space Syntax对道路网络开展研究分析,通过整合度、交通枢纽点、历史文物景点、街区人流入口等4个指标建立的多元回归模型对不同平面类型的传统商业街人流量进行预测,以实现商业人流均好,从而为传统街区空间的改造更新提供有益的借鉴。

    2025年08期 No.292 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9K]
  • 基于场景理论的旅游休闲街区空间优化策略研究——以张家界市七十二奇楼为例

    帅凌傲;刘鉴源;杨靖;

    旅游休闲街区是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和文旅消费升级的重要载体,对促进文旅融合发展与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具有显著意义。基于场景理论,构建由休闲社交空间、旅游服务设施、多样性人群、活动及价值观等五要素组成的研究框架。将张家界市七十二奇楼景区作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与网络语义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区域分为经营消费场景、邻里交流场景和娱乐活动场景,通过不同的舒适物构成表现出差异化的场景特质,从中发现空间布局不合理、文化表达不充分等问题,并从空间布局、文化符号、文化活动以及网络传播4个方面提出优化策略,为旅游休闲街区的场景营造优化路径提供借鉴参考。

    2025年08期 No.292 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4K]
  • 城中村公共空间更新研究进展与评述

    孟迪;邓元媛;李晗;院庆荣;

    城中村的公共空间作为复合功能的综合性载体,承载着城中村公共活动的核心场域功能,因此推动其空间更新成为城中村整体改造与品质提升的关键切入点。首先界定了城中村公共空间的概念,其次对我国城中村公共空间更新相关主题文献进行梳理,借助Cite Space软件对研究者、研究机构以及研究热点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相应知识图谱。根据研究重点不同将城中村公共空间更新改造研究划分为起步期、完善期和提升期三个研究阶段,归纳总结研究热点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指出现状研究的不足,提出未来应加强对城中村公共空间的立体延伸研究、完善城中村公共空间综合评价体系、推进城中村公共空间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建设与应用,以期为城中村更新改造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2025年08期 No.292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3K]
  • 基于针灸理论的乡村公共空间活力提升研究——以孟州市槐树乡源沟村为例

    朱丽园 ;冯柯;

    基于活力激发理念,借鉴针灸疗法特性,用AHP与问卷构建评估框架,以源沟村为例分析其公共空间活力,宏观层面从空间、生态、文化、设施等多维度提出策略,微观层面以松鼠峡谷公厕、村口垃圾点、道路旁空地、废旧皂角树广场为节点进行活化设计,强调宏观整体活力提升与微观层面小尺度活化融合。旨在丰富乡村公共空间活力评价理论,为丘陵乡村公共空间改造提供路径。

    2025年08期 No.292 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8K]

城乡设计

  • 我国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研究进展与展望

    邓元媛;院庆荣;李晗;孟迪;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是在面对城市化进程加速和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时,采用创新性方法来提高城市可持续性的一项重要举措。对我国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研究进行系统性梳理和总结有助于归纳该领域研究热点、明晰未来研究方向。对中国知网2016—2024年发表的关于我国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研究的学术期刊进行检索,借助CiteSpace软件分析了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在技术运用、项目实施和运营维护层面的研究现状。结果显示:在技术运用层面,应聚焦于技术的成熟度和实用性;在项目实施层面,应注重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与平衡;在运营维护层面,应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发挥政府、社会和居民的协同作用。

    2025年08期 No.292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2K]
  • 平灾结合的老旧小区应急疏散空间识别与优化策略研究

    雷成涛 ;邓锡荣;曹湘兰 ;赵炜;

    老旧小区是城市在面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时的典型脆弱区域,其应急疏散空间在城市防灾减灾中起到关键作用。从老旧小区存量空间出发,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从平时使用情况、灾时使用情况以及平灾转换能力识别了平灾结合的应急疏散空间特征。将空间分为平灾结合核心空间、重要空间和次要空间,以成都市华阳街道正大街片区的多个老旧小区为例进行实例研究,针对三类空间特性提出优化建议,为其他老旧小区应急疏散空间建设提供参考。

    2025年08期 No.292 46-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2K]
  • 城市风貌导控的规划体系构建与成果应用——以山南市建筑特色管控与城市设计研究为例

    黄璐;曹颖聪;

    探讨了城市风貌导控的规划体系构建与成果应用,并以山南市的建筑特色管控与城市设计为例进行分析。提出了一套基于城市可识别性的总体规划策略,通过“总体控制+分区分级分功能”的风貌导控规划体系进行设计引导和管控,并构建“3+2+1”的风貌导控规划成果应用体系,形成了城市风貌管控的整体框架。研究成果旨在为山南市提供城市风貌导控的新思路和方法,也为其他城市在城镇化进程中的风貌引导和控制提供有益参考。

    2025年08期 No.292 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1K]
  • 基于场景营造视角的组团绿道网络选线研究——以张家界为例

    刘鉴源;帅凌傲;杨靖;

    组团绿道网络是构建高效连通绿道系统和促进生态文化融合的重要载体,对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具有显著意义。基于场景营造的视角,结合空间句法与核密度分析法,构建城市组团范围内绿道网络选线方法路径。以张家界市南庄坪—且住岗组团作为实证研究对象,遵循节点—线路—网络的选线步骤,立足于社区内部不同节点空间的人群行为活动特征,根据不同时段的人群热度分类遴选出不同类别的场景化节点空间,结合组团道路网络评价,构建基于场景营造的绿道网络,提出游山远眺、登山健身、烟火生活、滨水休闲、故事人文等5条差异化场景线路。通过场景营造实现组团内部各类资源的高效串接,随后从实施层面,基于连通性、可行性和微更新等原则对建成绿道网络提出存量优化策略,为城市组团绿道选线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启示。

    2025年08期 No.292 6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2K]
  • 兰州市小学分布特征及可达性研究

    朱旭东 ;谢晓玲;

    在“十四五”规划中,教育提质扩容成为国家战略重点,凸显了基础设施在教育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的指导意见,进一步确立了教育新基建的战略方向,旨在打造高效、可靠的教育支撑体系。以兰州市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GIS网格分析、核密度估算、标准差椭圆法和平均最近邻指数等方法,对兰州市小学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兰州市小学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以核心区域为中心的组团式格局,且在西北至东南方向上呈现出明显的中心密集、外围稀疏的分布特征,特别是在城关区和安宁区,人口密集区域与小学高密度分布区域高度吻合,而其他区县则分布较为分散。此外,小学的可达性虽然在某些区域较高,但并未实现全覆盖,整体覆盖效率有待提升。基于这些发现,研究提出了针对性的规划优化建议,以期提高兰州市小学布局的有效性和均衡性。

    2025年08期 No.292 6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0K]
  • 基于GIS的城市公园适老化分析——以成都市东湖公园为例

    邓洪媛;汪源源;谭敏;

    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城市公园既满足了老龄化社会需求,又能有效提升老年人口的生活质量。然而,现有公园设计往往忽视了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基于成都市东湖公园老年使用者调查信息,结合层次分析法建立适老化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通过GIS技术进行数据收集、缓冲区分析和点密度分析,对公园的空间适宜性、设施便利性和景观吸引性3个目标层及对应指标进行综合评估,最终通过加权计算生成公园的适老化分析图。结果显示,公园内适老化程度高的区域集中在出入口,较低的区域主要原因是设施便利性不高。旨在为城市公园的适老化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优化建议。

    2025年08期 No.292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2K]

建筑设计

  • 废弃与新生——都匀三线建设博物馆设计研究与实践

    周敏;王萌;曾垂稳;王颖;

    文章以都匀三线建设博物馆的改造设计为例,探讨工业遗产保护与功能再生的协同路径,重点通过建构解析、空间转录与材料循环实践实现历史记忆与当代功能的融合。结合结构检测与数字化建模等方法,系统解析了项目空间布局特征及结构与材料体系,提出“结构性能提升+原真性保护”技术路线。通过价值评估与“织补—链接—缝合”更新改造技术手法,采用“有限介入”的改造方式,为同类遗产保护提供了重要参考,成功将工业遗址转化为承载三线精神的文化地标。

    2025年08期 No.292 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2K]
  • 高校建筑可持续设计特征及策略研究

    范浩宇;翟予因;

    高校建筑作为重要的公共建筑类型,其可持续设计对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可持续理念,采用文献研究与案例分析,从材料、场地和室内3个维度分析高校建筑的可持续设计特征。通过对芬兰METLA森林研究中心、加利福尼亚科学院和兰开斯特大学学生公寓等进行案例分析,总结了高校建筑可持续设计的策略体系,提出了基于“材料—场地—室内”3个维度的设计方法,为构建高校建筑可持续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2025年08期 No.292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0K]
  • 日常与紧急模式下高速公路服务驿站的建筑改造实践

    刘蓉;徐钦;李爱民;刘洋;

    在当前城市发展进入存量时代、面临多元性和复杂性挑战的背景下,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高速公路服务驿站面临多重挑战。在改造设计实践中,以凤凰服务区与新晃服务区为例,从回应人的日常生活出发,运用实地观察法与实地调研法等,深入观察服务区空间内的日常生活场景以及渗透其中的文化内涵,探索在日常与紧急模式下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高速公路服务驿站的空间潜力,从室内外两个方面更新优化应对策略,最终形成协调合理的内外部布局,以激活其在城市中的积极作用。

    2025年08期 No.292 89-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4K]
  • 历史建筑保护与节能改造设计的指导原则和流程策略研究——以上海普益大楼为例

    李之吉;刘静儒;

    历史建筑目前面临着老化、功能丧失及能耗较高等问题,且历史建筑保护与节能改造综合进行是一大难题。通过分析国内外历史建筑节能改造政策标准,结合再生建筑学理论,提出适应我国的历史建筑保护与节能改造设计平衡的指导原则、策略和流程。最后以上海普益大楼为历史建筑节能改造成功实例进行分析,印证提出的原则、策略和流程的可行性并总结经验,为我国历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2025年08期 No.292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3K]

建筑教育

  • 城市更新行动下融合剧本创作的居住区规划设计教学探索

    姜力;陈明礼;黄靖淇;徐赞;

    现阶段多数高校的建筑学高年级设计课程,仍然是侧重对学生进行有组织的知识学习的技能训练,缺乏对学生自发性与自主性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活力的能力培养。该课程采用剧本创作融合住区规划与社区更新的形式,期望在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技能训练的基础模块之上,增加增强创新思维和激发创造活力的能力培养的进阶模块,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素质,以期实现在现行建筑业下行的趋势中学生能更主动地适应行业需求。

    2025年08期 No.292 101-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0K]
  • “幼儿园设计”贯穿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

    刘慧;朱锦晖;汤鑫;刘康兴;李雨佳;

    针对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课程理论基础模块的教学改革,提出通过“幼儿园设计”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的BIM项目式教学模式,此改革有效解决了传统理论教学中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等难题。提出的“双模块教学模式”“项目式学习”和“多场景学习空间”等教学策略,不仅深化了学生对公共建筑设计基础理论复杂性的理解,还通过具体实践项目使学生能够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并解决实际设计问题。改革实践表明,结合BIM技术的项目式学习极大地提升了教学的互动性和实践性,优化了学生的设计质量和学习体验。此外,该教学模式的实施也为应用型高校的建筑学科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符合“新工科”建筑学学科的培养要求,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学术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5年08期 No.292 107-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8K]
  • 人本视域下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设计初步课程为例

    张英;韩丽莹;

    我国城市建设已进入“精细化运营”时代。环境设计专业设计教学结合我国现实语境,围绕以人为本进行教学思考,帮助学生建构具有场所精神的日常生活设计逻辑。以设计初步课程为例,结合教学中观察意识、设计整合和空间转化等问题,进行人本视域下融入日常生活理论的教学探索。课程采用1主线2阶段3关键4任务5模块,分解练习与综合设计练习相结合的方法,提出观察式项目情境—梯度式日常模块—叠加式要素专项教学策略,以期为环境设计专业应用型本科教学提供相关参考。

    2025年08期 No.292 114-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6K]

建筑史论

  • 18世纪中英园林文化交流借鉴研究

    徐琛;李莎;杨鑫;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国际园林文化交流成为社会关注与研讨的热点。纵观历史,18世纪是中英园林文化交流借鉴的高峰时段。通过考证相关文献、园林报刊和图像资料,梳理该世纪的贸易需求、艺术和文化环境特征,着重论述“中国风”园林在英国盛行的原因与借鉴案例发现:(1)18世纪初,出于对遥远东方强势文化的想象、海洋岛国对外来艺术的猎奇审美取向、不同社会意识形态的稳定性差异,英国园林学习借鉴中国园林远远超过中国对英国的借鉴;(2)该时期英国园林之所以广泛吸收中国园林带来的灵感,不仅因为形式上更加符合英国民族的“自由”特质,而且在形而上的意识形态领域,能够以新型环境民主思想对抗彰显管控霸权的古典主义思想。

    2025年08期 No.292 120-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0K]
  • 侗族鼓楼营造技艺文献综述

    杨丽文;王志浩;刘天越;王静雯;

    对知网数据库中侗族鼓楼营造技艺相关主题的中文文献进行检索和梳理,以侗族鼓楼的历史演变、营造技艺以及保护路径为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通过比较分析法、归纳总结法,从宏观历史角度出发,基于多学科的视角,对侗族鼓楼的起源和发展、营建流程、建筑结构、建造材料、关键技术、建筑装饰、营建仪式,以及营造技艺的保护路径分别进行阐述,并做出总结与展望。未来侗族鼓楼营造技艺应借助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拓展以技艺、工匠、鼓楼、环境为基础的研究框架。

    2025年08期 No.292 128-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5K]
  • 龙溪李家大院建筑纹饰图式语言研究

    李琳蓉;汪溟;

    以湖南祁阳龙溪村李家大院为例,运用图式语言方法深入剖析其装饰纹样,为李家大院传统图案的翻译与图形语言体系构建提供指导。通过实地调查,在理解其环境背景和传统文化底蕴的基础上,以语汇作为文化的载体,从语汇和语境两方面解读其纹饰,绘制纹饰信息图表并总结内在规律,同时探讨纹饰对建筑的影响因素,揭示其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此举对保护和更新区域传统建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025年08期 No.292 134-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6K]

  • 有机更新 活力焕新

    赵学彬;

    <正>中共二十大明确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标志着城市更新已正式上升为国家层面的重大战略行动。自2021年起,中央各部委相继推出一系列旨在促进城市更新的政策措施,构建并不断优化完善相关政策体系。2025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提出实施城市更新的八项任务与六大保障措施,其顶层政策制度正式落地,城市更新已经成为未来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的主战场。2025年7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阶段。

    2025年08期 No.292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7K]
  • 欢迎订阅《中外建筑》

    <正>《中外建筑》于1995年创刊(月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长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信息中心主办的全国建筑类大型综合性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中国应用型扩展期刊、RCCSE中国准核心学术期刊、中国知网(CNKI)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全文收录期刊、龙源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博看网全文收录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具有由海内外享有盛誉的建筑界精英组成的强劲编委阵容,与全国各大高校建筑学院、各大建筑设计院所紧密合作,是目前国内建筑领域具权威性、学术性、专业性、可读性的期刊。

    2025年08期 No.292 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1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