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哲嘉;黄皓山;杨晓波;张桂玲;
焦散是一种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光学现象,在勒·柯布西耶设计的圣皮埃尔教堂中曾得到精彩应用,但其规律和在建筑光线设计中的应用仍待总结。经由光学分析,光线在经过导光棒时以反射的形式传播,据此可得圆柱形导光棒焦散以近似光圆锥形式投射的基本规律,但实际设计中大量导光棒的焦散效果预判则更为复杂。数值模拟和实体模型验证是建筑设计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对于它们在导光棒焦散光线设计上的运用,可以通过光线追踪、几何计算、试样验证、缩尺模型等方法进行。运用这4种方法,以一个项目案例的设计过程为例,探讨并总结了导光棒焦散设计的基本方法和设计中需考虑的影响因素。
2025年06期 No.290 58-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2K] - 郜爽;李彦鹏;
文章详细探讨了建筑结构一体化的历史演变、数字化语境下的定义以及实践案例分析,强调了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紧密合作的重要性,特别是在数字化时代。通过使用数字化工具,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能够更快速、准确地实现抽象概念具体化,加速设计流程并提高设计决策的准确性。未来,数字化技术和参数化设计方法将继续推动建筑结构一体化的发展,但同时也需要解决技术、管理挑战以及数字化技术普及程度不均等问题。文章有助于促进对建筑结构一体化设计理念的深入理解和探讨。
2025年06期 No.290 6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6K] - 王作伟;刘广宇;曹佳;杨平;
市域产教联合体是职业教育服务区域产业升级的重要载体。文章聚焦智能建造产业,以长沙市为实践案例,系统分析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现实困境与行动路径,提出“产业需求导向、政行企校协同”的建设框架。通过归纳长沙市在联席会议制度、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校企协同育人等方面的具体措施,为地方政府、职业院校及企业提供“产教一体、市域联动”的实践经验,助力建筑业智能化转型与人才供给侧改革。
2025年06期 No.290 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4K] - 周曦;汤尧;夏芸;
进入新时代,我国中小学校园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建成了很多优秀的工程。色彩是中小学校建筑设计中极为常见也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研究以长三角地区近年来新建设的小学、初中及九年一贯制学校为研究对象,遴选100余个优秀工程案例。选用孟塞尔色彩体系,采用科学的色彩调查取样方法量化分析各校园建筑的色彩。从色彩构成、色彩搭配、材质与色彩关系几个方面统计归纳出中小学校建筑的色彩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小学校建筑色彩的设计原则,并结合调研案例的数据库给出了中小学校建筑色彩参考色谱及色彩搭配方案,为中小学校建筑的色彩设计提供数据支撑与参考。
2025年06期 No.290 77-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7K] - 李劭雄;
为整体提高上海农房绿色可持续水平,研究面向该地区农房集中安置的“上楼”模式,选择样本户型为研究对象,以换气效率和室内空气龄为具体的评价指标,进行基于计算机仿真的客观描述和数据统计分析。考察了选定平面方案室内自然通风状态,论证了代表性设计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和显著规律。关于农房户型自然新风专业知识考察目的在于将实践中所积累的生态理论可视化、可实施化,为设计师提供前期方案阶段的比选依据与优化策略,同时为后续参与制定绿色农房技术框架提供可借鉴的补充性研究素材。
2025年06期 No.290 84-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9K] - 王珏;石东浩;
“平急两用”旨在将日常功能与应急管理相融合,构建既能满足平时需求又能迅速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体系,起源于对公共卫生和传染病事件的应对策略。服务区作为连接各地的高速公路集散服务场所,通过既有功能设施的灵活转换,对于应对突发事件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以零陵古城服务区为例,结合交旅融合、路衍经济的需求,从路径、功能、场所、空间等方面分析了高速公路服务区平急两用的要素,提出了通达、融合、转换、可持续的设计策略,探索了通过优化公共资源来增强交通网络韧性、提升区位应急响应能力、促进路地协调发展的思路。
2025年06期 No.290 9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4K] - 蔡肇奇;黎恒源;刘诚;夏晨曦;
设计以建构文化为切入点,围绕合肥园博会长沙园“与古为新”的主题展开。其核心“V”型展翅主立面通过现代科技与媒体艺术的融合,塑造了“传世融媒”的时代精神。文章以长沙园见V轩为研究对象,基于戈特弗里德·森佩尔的建筑四要素理论,以半弧形独立造型为单元原型,从长沙传统建筑空间类型学出发,分别通过轩廊型空间(轻质围合表面)、聚焦型空间(构架/屋面)、内化型空间(壁炉)、叠错型空间(基座)回应森佩尔的四要素。建筑以均质漂浮的姿态柔化边界,融入环境,同时满足快速建造需求。材料选择上强调传统手法的现代转译,为当代建筑师在传统园林现代化转译中提供方法论启示。
2025年06期 No.290 98-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7K] - 谭沙;
工程档案是与建设过程同步形成、能真实反映工程建设情况的各类有效载体的总和。随着城市建设数字化发展,城建档案需要最大限度服务于城市运维,助力实现城市数字化。文章采用问卷调查、调研走访及查阅相关文献等方式,发现城建档案管理全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寻找提高城建档案归集质量和提升利用水平的方法。现行城建档案管理多套标准并行却方法不一致,存在重视程度、经费人员保障、执法力度、政策宣贯力度不足等主要问题。通过梳理城建档案管理全流程的提质提标以提升城建档案管理利用水平。
2025年06期 No.290 104-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2K] - 涂倩倩;
文章探讨智能建造技术背景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期与维修资金启动间的高效衔接机制。选取湖南省长沙、湘潭等地典型案例,结合文献研究、制度分析与工程实践,归纳管理制度、技术路径与资金机制的互动关系。构建了动态责任界定—流程智慧化—应急资金兜底一体化机制,融合BIM、物联网、光纤监测与智能合约,提升了责任认定效率、维修响应速度与资金调度灵活性。湖南经验展示了智能建造赋能下的质保与维修联动机制创新,对全国建筑质量治理与资金管理具有示范与推广价值。
2025年06期 No.290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