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元媛;院庆荣;李晗;孟迪;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是在面对城市化进程加速和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时,采用创新性方法来提高城市可持续性的一项重要举措。对我国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研究进行系统性梳理和总结有助于归纳该领域研究热点、明晰未来研究方向。对中国知网2016—2024年发表的关于我国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研究的学术期刊进行检索,借助CiteSpace软件分析了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在技术运用、项目实施和运营维护层面的研究现状。结果显示:在技术运用层面,应聚焦于技术的成熟度和实用性;在项目实施层面,应注重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与平衡;在运营维护层面,应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发挥政府、社会和居民的协同作用。
2025年08期 No.292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2K] - 雷成涛
;邓锡荣;曹湘兰
;赵炜;
老旧小区是城市在面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时的典型脆弱区域,其应急疏散空间在城市防灾减灾中起到关键作用。从老旧小区存量空间出发,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从平时使用情况、灾时使用情况以及平灾转换能力识别了平灾结合的应急疏散空间特征。将空间分为平灾结合核心空间、重要空间和次要空间,以成都市华阳街道正大街片区的多个老旧小区为例进行实例研究,针对三类空间特性提出优化建议,为其他老旧小区应急疏散空间建设提供参考。
2025年08期 No.292 46-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2K] - 黄璐;曹颖聪;
探讨了城市风貌导控的规划体系构建与成果应用,并以山南市的建筑特色管控与城市设计为例进行分析。提出了一套基于城市可识别性的总体规划策略,通过“总体控制+分区分级分功能”的风貌导控规划体系进行设计引导和管控,并构建“3+2+1”的风貌导控规划成果应用体系,形成了城市风貌管控的整体框架。研究成果旨在为山南市提供城市风貌导控的新思路和方法,也为其他城市在城镇化进程中的风貌引导和控制提供有益参考。
2025年08期 No.292 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1K] - 刘鉴源;帅凌傲;杨靖;
组团绿道网络是构建高效连通绿道系统和促进生态文化融合的重要载体,对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具有显著意义。基于场景营造的视角,结合空间句法与核密度分析法,构建城市组团范围内绿道网络选线方法路径。以张家界市南庄坪—且住岗组团作为实证研究对象,遵循节点—线路—网络的选线步骤,立足于社区内部不同节点空间的人群行为活动特征,根据不同时段的人群热度分类遴选出不同类别的场景化节点空间,结合组团道路网络评价,构建基于场景营造的绿道网络,提出游山远眺、登山健身、烟火生活、滨水休闲、故事人文等5条差异化场景线路。通过场景营造实现组团内部各类资源的高效串接,随后从实施层面,基于连通性、可行性和微更新等原则对建成绿道网络提出存量优化策略,为城市组团绿道选线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启示。
2025年08期 No.292 6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2K] - 朱旭东
;谢晓玲;
在“十四五”规划中,教育提质扩容成为国家战略重点,凸显了基础设施在教育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的指导意见,进一步确立了教育新基建的战略方向,旨在打造高效、可靠的教育支撑体系。以兰州市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GIS网格分析、核密度估算、标准差椭圆法和平均最近邻指数等方法,对兰州市小学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兰州市小学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以核心区域为中心的组团式格局,且在西北至东南方向上呈现出明显的中心密集、外围稀疏的分布特征,特别是在城关区和安宁区,人口密集区域与小学高密度分布区域高度吻合,而其他区县则分布较为分散。此外,小学的可达性虽然在某些区域较高,但并未实现全覆盖,整体覆盖效率有待提升。基于这些发现,研究提出了针对性的规划优化建议,以期提高兰州市小学布局的有效性和均衡性。
2025年08期 No.292 6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0K] - 邓洪媛;汪源源;谭敏;
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城市公园既满足了老龄化社会需求,又能有效提升老年人口的生活质量。然而,现有公园设计往往忽视了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基于成都市东湖公园老年使用者调查信息,结合层次分析法建立适老化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通过GIS技术进行数据收集、缓冲区分析和点密度分析,对公园的空间适宜性、设施便利性和景观吸引性3个目标层及对应指标进行综合评估,最终通过加权计算生成公园的适老化分析图。结果显示,公园内适老化程度高的区域集中在出入口,较低的区域主要原因是设施便利性不高。旨在为城市公园的适老化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优化建议。
2025年08期 No.292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2K]